“铸警魂”“班会话英模”以本城公安民警的
事迹激励学子奋发向上
5月14日,晚自习,“铸警魂”育人工程安排“班会话英模”活动。活动选取全国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 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汪勇的先进事迹,讲汪勇的故事,向模范人物学习。通过汪勇扎根基层、乐于奉献、为警徽添彩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奋发向上,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
扎根基层 乐于奉献 为警徽添彩
——记全国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汪勇的先进事迹
汪勇,1971年10月出生,湖南省沅陵县人,1990年3月应征入伍,199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10月从部队转业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现任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咸东社区民警。先后荣获全省优秀社区民警、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
从警8年来,汪勇同志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持续的干劲投入到社区警务工作中。他以社区为家,以社区群众为亲人,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对群众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对待,把贴心服务做到了群众心坎上,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尊敬和拥戴。他用真心、热心和爱心塑造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汪勇同志信念坚定、恪尽职守。参加工作24年来,无论是身在军营还是警营,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忠诚的政治本色并没有因为岗位的变换而动摇。在工作实践中写下的60余万字的工作笔记,生动地折射出他对党的感恩和忠诚,对事业的无比热爱。在8年的公安工作中,他时刻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永恒追求,以人民为师、以工作为乐、以社区为家,恪尽职守、身体力行,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受到了辖区群众的高度评价。
汪勇同志满腔热忱、一心为民。他时刻不忘亲民情怀,为解决群众生活困难俯身躬行。他积极为辖区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子女上学问题,为两劳释放、强制戒毒重点人员出面找工作,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做家务、争低保,用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温暖了百姓的心田。8年来,他帮助辖区特困学生、孤寡老人、教育重点人员150余人,化解矛盾纠纷670余起。群众们动情地说:“有事寻儿女不如找汪勇”。
汪勇同志扎根基层、敬业奉献。他负责的咸东社区曾经是一个治安状况混乱、矛盾纠纷频发、群众怨气较大的社区。为了彻底改变社区治安面貌,他把自己完全融入社区,积极深入群众家中调研,倡导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社区治安防范新格局,探索总结出了警务室勤、责、爱“三合一”工作法,辖区发案率显著下降,多个小区实现多年“零发案”,扭转了辖区治安被动局面。
汪勇同志严于律己、甘守清贫。他家境贫寒,全家人至今生活在一间租住的30多平米房子里,父亲常年重病缠身,妻子下岗待业。虽然家庭十分清贫,但是他始终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原则,坚守底线,在执法办案中拒绝请托说情,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警察技术系:图文报道
5月14日,警察技术系各团支部举行了“班会话英模 学习汪勇先进事迹”的主题班会。班会上讲述了汪勇同志从警八年来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持续的干劲投入到社区警务工作之中,他格尽职守、一心为民、敬业奉献、严于律己、甘守清贫的优良品质使同学们深受感动。听了汪勇的故事,同学们说,汪勇的先进事迹,增进了自己对警察事业的理解以及如何以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警察岗位上坚持原则,守好底线,在执法办案中拒绝请托说情,不谋私利,不徇私情。同学们决心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要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时刻不忘用真心、实心、爱心塑造一个亲民、爱民、为民的人民警察形象。

法律系:图文报道
5月14日晚自习,法律系组织学生学习全国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听了汪勇的故事,同学们为他的信念坚定、恪尽职守,满腔热情、一心为民,扎根基层、敬业奉献,严于律己、甘守清平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所感动。同学们谈认识、谈感想,决心以英模为榜样,努力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平凡的岗位上多做贡献。辅导员激励同学们学先进从自身做起,倡导同学们扎根基,乐于奉献,为警徽添彩。

经济管理系:图文报道
5月14日晚,经济管理系组织全体学生学习全国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同学们被他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持续的工作干劲所感动。汪勇为警察队伍树立了榜样。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汪勇同志学习,学习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不谋私利,不徇私情,默默奉献的精神。学英模,见行动,从小事做起,不断锤炼自己,为祖国做出新一代年轻人的贡献。
